【淮南日报】“双减”让孩子们乐享童年

发布时间:2022-02-24 09:26 信息来源:淮南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谢家集区积极打造好课后服务“特色课程”这个素质教育“第二阵地”,以组建各类社团、兴趣小组为基础,拓展体育、艺术、科技、劳动、健康等教育形式,确保课后服务有形式、有内容、有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学生更快乐、家长更放心。

 体育特色提质添彩

 “一、二、一,向右看齐!”篮球场上整齐划一的队列操练,足球场的一边响起了节奏明快的“小苹果”旋律,日前,在谢家集区第二中学,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进行着队列操练和啦啦操练习。据了解,学校在做好田径、球类、花样跳绳等活动的同时,还聘请了退役军人和艺术学校专业教练为七八年级学生进行队列训练、教授啦啦操。“进行队列演练和啦啦操练习,对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谢二中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特别喜欢足球,这学期学校继续开设足球兴趣班,我还是第一个报名参加!”七年级学生王涵激动地说。淮南市第二十五中作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利用课后延时托管服务将足球纳入学生课后服务的课程,做到班班有球队,人人懂足球。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谢家集区将体育课提升拓展作为重要一门课程,每天保障学生们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在加强中小学体育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区教体局也引导各校积极打造“一校一品”,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加专业的体能训练,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非遗文化香飘校园

 “永京拳第一步:永京敬礼……”周四课后服务时间,谢家集回民小学教师和几百名学生一起集体演练传统武术永京拳。近年来,回民小学已将永京拳做为学校课间操项目、体育二加一和兴趣课,在校园内专设了“永京拳文化园”。六年级学生陈可欣说道:“学习永京拳,不仅丰富我的校园生活,而且体质得到明显的增强,意志得到更好的锻炼,抗病能力也更强了!”2021年11月底,回民小学以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京拳传承入选,成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锣鼓打法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课后服务时间,花鼓灯艺术团走进谢家集区孙庙中学为学生们讲解非遗文化,学生们在特色课程里领略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谢家集区积极探索创新形式,将武术、剪纸、快板、戏曲、锣鼓等非遗文化引入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在提升学生体能同时,更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

 农业教育有声有色

 谢家集区结合学校特色开展多元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把“耕读园”、“亲农耕”“开心农场”等农业实践引进课后服务,让学生感知劳动、体会劳动、爱上劳动,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新春之际,谢家集区第二小学“耕读园”内,绿油油的油菜长势正旺,“油菜花开花期,田间管理很重要!”课后服务时间,劳技老师正在对五年级学生讲解油菜春季管理措施。据了解,学校每天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来到“耕读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品尝收获的喜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谢家集区第九小学把“亲农耕”引进课后服务,利用校园边角建设特色菜园,建设现实版“开心农场”,种植十余种家常蔬菜,在特色课程时间里,安排学生认领班级农场,参加“亲农耕”劳动。

 自开展课后服务以来,谢家集区多次邀请农林专家进校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讲解农业知识;“送”学生到农田,帮助农民秋收小麦、玉米,在土地上挥洒汗水,感悟生命的奇妙。

 艺体教学异彩纷呈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谢家集区通过“弹性离校、自主点单”课后服务模式,利用课后看护时间,开设乐器、书画、陶艺、书法、舞蹈等40多个社团,让他们课后留得下、学得好,玩得嗨,尽情感受“延时服务”精彩与快乐。

 在课后服务时间里,谢家集区第一中学校园变得热闹非凡,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绘画、音乐、书法等活动。“这是我参加课后服务绘画兴趣班创作的绘画作品,荣获全市二等奖呢!”谢一中四年级学生任璐瑶高兴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奖牌。

 2022年淮南市少儿春晚,谢家集区第四小学摩登舞《梦》华丽绽放。“孩子在课后服务选择舞蹈兴趣班,系统的学习摩登舞蹈,能登上春晚,非常开心!”学生家长李海军激动地说。开展课后服务以来,以往放学“人去楼空”的校园变得生机盎然。 本报通讯员 盛 静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