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醇基等液体燃料危害大拒绝这一“定时炸弹”

发布时间:2024-09-18 16:39来源:谢家集区应急管理局
【字体:
近些年,醇基燃料、生物质燃油等液体燃料由于成本低、火力大等优势,备受餐饮行业青睐,但对于醇基等液体燃料存在的风险,很多人并不清楚。

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工业燃料生产企业将工业丙烷、醇基燃料、生物质燃油等产品非法售卖到餐饮企业等民用领域的,要依法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对企业及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等依法从重处罚。

那么醇基等液体燃料有哪些主要危害呢?

醇基等液体燃料作为工业燃料,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特征,其在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等环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属于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炸

经抽样检测醇基等液体燃料大部分闪点≤60℃,其易燃易挥发,遇到明火、高温可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易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醇基等液体燃料容器有爆炸危险。

2、工业燃料,泄漏不易察觉

醇基等液体燃料呈无色或者淡黄色,作为工业燃料使用,无法像餐饮和居民用燃气一样有一定的警示性臭味。由于颜色浅、无警示性臭味,泄露之后不易被察觉,安全隐患极大。

3、供应、运输环节无安全保障

部分企业或个人采用敞开式,用非防爆泵、塑料管违规向餐饮店储存桶加注醇基燃料,未采取防火、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部分运输醇基燃料车辆为非法改装轻型厢式货车或面包车等非危化学品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均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运输安全无法保障。

4、有毒,严重损害健康

醇基等液体燃料有较强的毒性,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醇基燃料在体内氧化产生甲醛和甲酸,破坏脑神经细胞、网膜细胞、视神经等,产生永久性损害。同时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其他液体燃料如白油等也具有毒性,吸入后会刺激鼻、喉、肺,引起咳嗽、肺组织肿胀、头痛、恶心、耳鸣、虚弱、昏昏欲睡、昏迷,甚至死亡。

5、比重大,危险性强

醇基等液体燃料比重比空气大,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区域,遇到火源会着火回燃,易引发安全事故。

大部分使用者将醇基等液体燃料盛放在塑料桶或铁桶内,直接挂在厨房墙壁上或其它高处使用,长时间放置,醇基燃料对铁桶会产生腐蚀,这无形中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这颗定时炸弹放在我们身边,一旦发生意外,后果难以想象。

事故案例一




2022年9月28日,吉林省长春市发生了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17人死亡、3人受伤。该餐厅位于长春市高新区宜居路76号大禹褐石公园一期第4幢107号房,共2层,建筑面积约261平方米,建筑高度6.5米。事故餐馆在一层室内设置液化石油气瓶组间,存有2个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为炉灶供气,餐厅老板为节约经营成本拟“气改油”,近期在瓶组间上方安装一个盛装醇基燃料的塑料箱,并将原燃气管线进行改动。

事故当日11时许,供气公司人员更换1个液化石油气瓶,并向塑料油箱内注入醇基燃料,加注完成后发现油箱支架晃动,餐厅老板安排无证人员焊接固定支架,在焊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燃烧,迅速蔓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餐馆违规进行“气改油”改造,未按规定在停业状态下施工,且施工作业选择在营业高峰、人流密集时段,电焊人员无焊割作业资格证,违章冒险动火作业,部分窗户被广告牌匾和防盗窗遮挡,最终酿成惨剧。

事故案例二




2022年8月5日,无锡市经济开发区华庄李林巷某空置房屋发生火灾,华庄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处置。处置过程当中走访周边群众得知,张某租赁该空置房屋,作为其存放及加工“生物油”(主要成分甲醇)场所。2022年7月中旬,张某购得18吨高浓度甲醇存放在该场所,8月5日晚其在该场所进行甲醇稀释过程中,因甲醇溶液溅入电线插排,引发火灾。

事故案例三




2019年11月29日下午,遵义市汇川区澳门路一临街门面发生大火。这起火灾造成5人受伤,1人不幸身亡,火灾过火面积约120平方米。经查,这家餐馆负责人洪某、张某为节省成本,私自选择鄢某无证经营的“生物油”作为燃料。当天下午,前来送燃料的高某在加注生物油时,发生泄漏造成火灾。

事故案例四




2018年6月26日,长沙市岳麓区雷锋大道青山花卉市场旁一辆运输生物油的面包车起火并引燃周边六个门面和五辆小车,经消防救援,大火被扑灭,一人受伤。

醇基等液体燃料泄露应急处理



发生醇基燃料泄漏时,应当立即关闭储存容器阀门,同时疏散使用场所内所有人员至建筑以外至少15米处的空旷位置。

醇基燃料泄漏后禁止操作照明开关等任何电气设备,电话报警应在室外安全区域进行。

如果不慎引发火灾,应先关闭室内油路开关,断开电源(防止电击),用水(醇基燃料用水可以稀释)或干粉灭火器自救。

皮肤接触,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在冲洗过程中脱掉受污染衣物,如果皮肤出现异常状况迅速送医治疗;若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紧急送医;如果吸入,立即脱离受污染环境,必要时营救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进行营救。保持人员呼吸道畅通,人员呼吸困难时要输氧。如果人员出现昏迷、呼吸停止及心脏停止跳动,立即给予胸外挤压起搏心脏,并紧急送医。

作者:谢家集区应急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