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分表
事项类型 | 事项名称 | 子项名称 | 实施依据 | 责任事项 | 追责情形 | 备注 |
行政强制 | 代为恢复擅自移动或者损毁古树名木保护牌及保护设施 | 《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第三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毁古树名木保护牌及保护设施。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擅自移动或者损毁古树名木保护牌及保护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逾期未恢复原状的,由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
1立案阶段责任:对违反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先依法作出立案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阶段责任:对违反城市市容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3.审查阶段责任:对提交的卷宗材料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辩解材料进行审查; 4.决定阶段责任:对经过法定程序文书审查作出决定。 5.送达阶段责任:制作文书,信息公开。 6.事后监管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通过媒体新闻监督,公民监督等方式办法加强监管。 7.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的; 2.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暂扣行为的; 3.因实施暂扣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5.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强制的; 6.擅自改变暂扣种类的; 7.违反法定程序的; 8.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予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 9.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0.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行政强制 | 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 1.《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除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拆除,并可处以罚款。 2.《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除的,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拆除,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的决定》(皖政〔2022〕112号)。 |
1立案阶段责任:对违反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先依法作出立案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阶段责任:对违反城市市容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3.审查阶段责任:对提交的卷宗材料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辩解材料进行审查; 4.决定阶段责任:对经过法定程序文书审查作出决定。 5.送达阶段责任:制作文书,信息公开。 6.事后监管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通过媒体新闻监督,公民监督等方式办法加强监管。 8.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的; 2.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暂扣行为的; 3.因实施暂扣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5.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强制的; 6.擅自改变暂扣种类的; 7.违反法定程序的; 8.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予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 9.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1.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行政强制 | 查封违法建设施工现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 1立案阶段责任:对违反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先依法作出立案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阶段责任:对违反城市市容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3.审查阶段责任:对提交的卷宗材料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辩解材料进行审查; 4.决定阶段责任:对经过法定程序文书审查作出决定。 5.送达阶段责任:制作文书,信息公开。 6.事后监管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通过媒体新闻监督,公民监督等方式办法加强监管。 9.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的; 2.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暂扣行为的; 3.因实施暂扣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5.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强制的; 6.擅自改变暂扣种类的; 7.违反法定程序的; 8.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予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 9.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2.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行政强制 | 强制拆除违法建设工程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的决定》(皖政〔2022〕112号)。 |
1立案阶段责任:对违反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先依法作出立案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阶段责任:对违反城市市容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3.审查阶段责任:对提交的卷宗材料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辩解材料进行审查; 4.决定阶段责任:对经过法定程序文书审查作出决定。 5.送达阶段责任:制作文书,信息公开。 6.事后监管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通过媒体新闻监督,公民监督等方式办法加强监管。 10.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的; 2.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暂扣行为的; 3.因实施暂扣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5.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强制的; 6.擅自改变暂扣种类的; 7.违反法定程序的; 8.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予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 9.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3.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行政强制 | 扣留人行道违法停放的非机动车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 1立案阶段责任:对违反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先依法作出立案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阶段责任:对违反城市市容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3.审查阶段责任:对提交的卷宗材料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辩解材料进行审查; 4.决定阶段责任:对经过法定程序文书审查作出决定。 5.送达阶段责任:制作文书,信息公开。 6.事后监管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通过媒体新闻监督,公民监督等方式办法加强监管。 11.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的; 2.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暂扣行为的; 3.因实施暂扣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5.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强制的; 6.擅自改变暂扣种类的; 7.违反法定程序的; 8.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予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 9.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4.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行政强制 | 查封、扣押无照经营的户外场所或物品 | 查封涉嫌无照经营的户外场所 | 1.《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进行查处,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二)向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三)进入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四)查阅、复制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可以予以查封;对涉嫌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对涉嫌无证经营进行查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 2.《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五)推进综合执法。重点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频率高、多头执法扰民问题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领域推行综合执法。具体范围是:……工商管理方面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权;食品药品监管方面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实施与上述范围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的决定》(皖政〔2022〕112号)。 |
1立案阶段责任:对违反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先依法作出立案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阶段责任:对违反城市市容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3.审查阶段责任:对提交的卷宗材料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辩解材料进行审查; 4.决定阶段责任:对经过法定程序文书审查作出决定。 5.送达阶段责任:制作文书,信息公开。 6.事后监管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通过媒体新闻监督,公民监督等方式办法加强监管。 11.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的; 2.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暂扣行为的; 3.因实施暂扣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5.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强制的; 6.擅自改变暂扣种类的; 7.违反法定程序的; 8.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予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 9.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3.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查封、扣押涉嫌用于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物品 | ||||||
行政强制 | 强行拆除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的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施建设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恢复原状;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负担,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且防洪法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的,责令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负担,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防洪法》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工程建设方案审查同意或者未按照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位置、界限,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从事工程设施建设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办审查同意或者审查批准手续;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影响行洪但尚可采取补救措施的,责令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1立案阶段责任:对违反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先依法作出立案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阶段责任:对违反城市市容规定、妨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3.审查阶段责任:对提交的卷宗材料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辩解材料进行审查; 4.决定阶段责任:对经过法定程序文书审查作出决定。 5.送达阶段责任:制作文书,信息公开。 6.事后监管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通过媒体新闻监督,公民监督等方式办法加强监管。 11.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的; 2.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暂扣行为的; 3.因实施暂扣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5.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强制的; 6.擅自改变暂扣种类的; 7.违反法定程序的; 8.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予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 9.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3.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