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谢家集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

发布时间:2021-09-30 16:37信息来源:谢家集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也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关键节点的一次重大基本国情调查,对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推动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全区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

(一)人口总量减少,增速下降。

——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2.16万人,与2010年32.03万人相比减少了9.87万人,占全市减少人口总量的32.0%,比2010年下降30.8%。在人口增速方面,从2010年到2020年间,我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下降3.6%,与2000-2010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相比,下降5.8个百分点。自建区以来,全区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人口生育高峰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增长惯性自2010年以后逐年减弱,人口增长势能进一步放缓,生育水平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全区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期的负增长。

——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从全市流失人口情况来看,2020年全市总人口303.35万人,比2010年流失30.8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0.17%。其中:寿县流失人口16.95万人,占全市流失人口比重最大,达到54.9%占总人口比重20.21%,;大通区流失人口1.5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9.19%,占全市流失人口比重最少,仅为4.9%。从流失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看,八公山区流失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为48.87%,凤台县流失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为5.32%。

(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例双双下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区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13.40万人,与2010年相比,我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9.58万人,占全区减少人口总量的97.1%。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71.7%下降到2020年的60.4%,下降11.3个百分点。从比重看,虽然我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占总人口比重仍然较大,劳动力资源仍较为充沛。

——人口抚养比上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区人口抚养比(0-14周岁与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加总与15-64周岁人口数之比)为49.6%,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9.0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我区已经接近人口抚养比50%的人口红利峰顶,由低人口抚养比带来的人口红利所剩无已。

(三)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区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6.6%,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总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75万人上升为1.87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475人上升为8434人。这表明过去十年我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普及成效显著。

(四)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

——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7.41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7.44万人;农村人口4.75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2.43万人;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8.55%,比2010年提高了0.9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减少但城镇化率有所提高,表明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速度在近十年间提升较快。

——流动人口增速加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流动(人户分离)人口规模6.25万人,比2010年增加2.45万人,增长64.58%。其中:流向区外市内人口4.26万人,比2010年增加2.23万人,增长109.66%;流向市外省内人口1.68万人,比2010年增加0.10万人,增长6.48%;流入人口0.31万人,比2010年增加0.12万人,增长65.19%。从全区角度来看,流出人口5.95万人,比2010年增加2.33万人,占流出人口比重达71.71%,主要流向市内其他县区尤其是全市经济和政务中心区域。另外,随着全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以及户籍政策改革的影响,流向市外人口也在逐年增加。

(五)人口性别比偏低,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人口性别比出现下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区男性人口总数为10.93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11.23万人,女性人口超出男性0.31万人,全区总人口性别比为97.27(以女性为100),与2010年的104.18相比显著下降,降低了6.91个百分点,男性人口流失严重。人口性别比由长期偏高趋向偏低,主要受出生人口降低影响,一方面说明性别平等的生育观念更加普及,另一方面说明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育龄人群生育愿望有所下降。另外,受人口负增长影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促使育龄妇女生育时间进一步推迟。

——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3.41人下降至2010年的2.87人。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这一趋势继续延续,2020年我区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2.37人,比2010年减少0.50人。家庭户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生育率下降使得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加和人口流动活跃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动等。

二、今年十年我区人口发展新趋势

在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我区人口发展进入了深度转型期。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预测今后十年我区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人口负增长将长期存在。 虽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略有回升,但在2020年之后主要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势能进一步减弱。我区人口总量减少,表明我区提前实现了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其特征是低出生率与低死亡率相结合而形成的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缓慢。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预测我区人口在总量在今后十年缓慢下降,人口负增长的现状将长期存在。

——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在2021到203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比例将继续以较快速度降低,人口抚养比也将继续提升,由低人口抚养比带来的人口数量红利将逐步进入尾声。在“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更深程序度老龄化社会。随着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60后”群体步入退休年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30%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加幅度更加明显。

——人口质量红利将快速提升。今后十年,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将会在国家政策中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我区也将持续推进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可以预期我区人口质量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提升速度,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走出一条从享受人口数量红利走向创造人口质量红利的人口发展道路。

三、未来人口发展的一些思考

在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我区人口发展进入了深度转型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表明,我区人口发展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即人口总量增长减弱,以人口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人口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更高层面。保持我区稳定的人口规模、不断提升的人口质量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条件,人口要素重要性的提升要求我们将优化人口发展格局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人口发展战略正发生关键性转变。未来应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以系统思维和整体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构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口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