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谢家集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谢家集区统计局
2022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疫情反复等多重挑战,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和市各项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全力推进稳增长各项工作,全区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底盘”进一步夯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基本保持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2]94.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63.6亿元,下降0.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24.9∶68.4调整为6.9∶26.0∶67.1。
表1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及 增 幅
指 标 |
单位 |
2022年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94.8 |
0.2 |
第一产业 |
亿元 |
6.5 |
3.2 |
第二产业 |
亿元 |
24.7 |
0.9 |
工 业 |
亿元 |
21.5 |
1.5 |
建筑业 |
亿元 |
3.2 |
-2.4 |
第三产业 |
亿元 |
63.6 |
-0.4 |
批发和零售业 |
亿元 |
9.0 |
-6.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亿元 |
10.4 |
-3.4 |
住宿和餐饮业 |
亿元 |
3.1 |
-1.6 |
金融业 |
亿元 |
8.7 |
4.8 |
房地产业 |
亿元 |
7.2 |
-6.8 |
营利性服务业 |
亿元 |
8.9 |
6.3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亿元 |
16.3 |
2.2 |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599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978 人。
202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9.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3万人,乡村人口8.7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39人,出生率为4.26‰;死亡人口2317人,死亡率为7.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1‰。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反馈,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21.95万人。
二、农业
全年肉类总产量0.29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生猪出栏1.14万头,增长3.0%;家禽出栏76.69万只,下降4.2%;禽蛋产量0.22万吨,下降6.0%。
2022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03 %。各式拖拉机77261台,增长0.01%;联合收割机32481台,增长0.1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9650.3吨,下降 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GDP的比重为2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2%,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0.3%。分行业看,1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50%。其中,占比较大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增长0.4%、32.5%、8.2%、8.7%。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矿山专用设备增长36.6%,水泥增长15.2%,钢材增长7.4%,日用玻璃制品增长5.4%。产品产销率80.4%,比上年同期回落15.4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制企业产品产销率回落15.9个百分点。
表2 主 要 工 业 产 品 产 量 及 增 幅
指 标 |
单位 |
2022年 |
比上年增长% |
大 米 |
吨 |
48235 |
-7.3 |
服 装 |
万件 |
42 |
-80.8 |
水 泥 |
吨 |
334289 |
15.2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452763 |
-8.3 |
砖 |
万块 |
46479 |
-25.8 |
中空玻璃 |
平方米 |
177170 |
-46.5 |
日用玻璃制品 |
吨 |
4491 |
5.4 |
粗钢 |
吨 |
384162 |
0.0 |
钢材 |
吨 |
633734 |
7.4 |
钢结构 |
吨 |
3215 |
-3.3 |
矿山专用设备 |
吨 |
8628 |
36.6 |
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 |
台(套) |
2988 |
-9.8 |
铅酸蓄电池 |
千伏安时 |
338919 |
-8.8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下降2.4%。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2家,比上年减少10家。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9.5万平方米,下降31.4%;房屋竣工面积为0。
四、服务业
2022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比上年下降0.4%。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0亿元,下降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4亿元,下降3.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1亿元,下降1.6%;金融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4.8%;房地产业增加值7.2亿元,下降6.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5%,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11.2%、35.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84.9%。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7.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2%,民间投资下降12.1%,工业投资增长3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5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7.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8.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0亿元,比上年下降44.7%。商品房销售面积1.9万平方米,下降84.6%;商品房销售额1亿元,下降83.5%。
六、市场消费
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完成零售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5.6亿元,增长 13.4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65亿元,增长 15.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完成 4.8亿元,增长16.6%;餐饮收入完成1.5亿元,增长4.9%。按零售商品统计,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41.7%,粮油、食品类增长58.7%,家具类增长16.6%,饮料类增长12.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制品类、烟酒类和日用品类分别下降42.6%、23.6%、20.6%、17.2%、0.1%。
2022年,全区进出口总额56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5%。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数为0。
八、财政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下降12.4%[3],其中,税收收入1.61亿元,下降36.4%;非税收入1.0亿元,增长8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民生类支出8.38亿元,同比增长19.6%。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看,教育支出增长9.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9.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5.4%。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24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30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11元,增长6.2%。
十、教育和卫生
2022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96所。其中,小学 23所,在校学生 11411人,专任教师803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12628人,专任教师1131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681人,专任教师132人;幼儿园49所,在校学生5148人,专任教师33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
2022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个,其中医院6个(含三级甲等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村卫生室5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2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0人,注册护士1131 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2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17万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66万人次。全区儿童预防接种达3万余次,建卡率达到98.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 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55‰。
十一、文化
2022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站6个。区级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6.3万卷5.3万件,馆藏资料0.5万卷(件)。
十二、生态环境
2022年末,全区有国家级大气监测站1个,市级64个;国家级水质监测站2个,省级1个。全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PM2.5浓度3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PM10浓度6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优良天数比例82.1%,同比增长6.6%。国家考核水质断面达标比例100%。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未做机械化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其分类项目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是将2022年和上年新老政策留抵退税返加回收入计算的同口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