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委等单位调研孤堆回族乡经济

发布时间:2008-04-17 00:00信息来源:谢家集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乡域基本概况孤堆回族乡成立于一九九二年四月,是全省九个民族乡之一,也是谢家集区唯一的一个民族乡。2004年6月由合肥市长丰县区划调整为淮南市谢家集区管辖。全乡总面积37.5平方公里,位于我市西南边陲,东于杨公镇接壤,南濒瓦埠湖与寿县毗邻,西和我市园艺场搭界,北于李郢孜镇、田家庵区三和乡相连。全乡辖8个行政村,101个村民组,人口15468人,其中回民5010人,占总人口32%,分布在6个民族村,耕地面积28000亩,其中:水田22100亩,旱地5900亩,拥有瓦埠湖水面、许桥水库水面900多公顷,沿湖低产田6000亩。现有乡办水利灌溉站8座,总装机容量1195KM,有效灌溉面积27000亩,乡机关现有人员39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名, 6个民族村少数民族干部8名。村村通电、通广播。现代农业示范小区建设开始起步,城郊型农业已有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方,乡卫生院1所,村村建有医疗防保室。近年来全乡干群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以“富民强乡”为基本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淮南市委、市政府和谢家集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民委及成员单位的大力帮助指导下,紧紧围绕“打好民族牌,推进一体化,强工优农抓劳务,招商引智促发展”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的保障服务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2007年1—10月份,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0万元,同比增长8.2%,全年预测实现78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50万元,企业产值5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同比增长9.8%。全年预测实现3320元。实现劳务总收入1800万元,同比增长25%。全年预测实现2160万元。二、几项重点工作的基本情况(一)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情况 2005年乡积极争取实施了通达工程孤堆——蔡圩全长6.1公里的水泥路项目,路面宽3米,贯穿全乡四个村,(其中三个民族村)。 2006年按上级计划完成“村村通”8.9公里。共分为四条路,即:S102交叉口至大洼村北圩组2.625公里;S102交叉口—杨岗村部1.1公里。杨岗村部——黄老圩村部5.175公里。这三条路相连为一条路,全长7.9公里,路面宽3.5米,系原乡政府规划的民族发展路,他的建成将解决全乡6个民族村村村都能通油路。杨镇村部——民族团结路交叉口。在杨镇村境内,全长1公里,宽3.5米。2006的“村村通”工程总投资158.42万元,省补资金111.25万元,已到位97.9万元,区配套26.7万元,即将到位,乡利用民族发展资金配套45万。目前该工程已竣工使用。 2007年按上级计划新建“村村通”共4.6公里。共分为三条路,即:S102园艺场交叉口至孙老郢村刘郢组2.2公里;S102湖西路交叉口—孤堆村部1.8公里;S102许桥路交叉口——许桥村部0.6公里。2007年“村村通”全长4.6公里,路面宽3.5米,总造价91.08万元。现已完成招标,近期开工建设,年底前竣工。(二)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情况乡内初级回民中学1所,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92人,专任教师34人:小学5所,(其中:回民小学3所),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42人,(其中回民学生486人)在职教师54名,少数民族教师4名;学校占地面积,中学2.45万平方米,小学3.7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中学为2680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868平方米,D级868平方米),小学为6392平方米,(其中:危房2620平方米, D级1540平方米)。(三)土地整理项目的基本情况 1.正在施工建设的2006年市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位于杨岗、蔡圩两村,本次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205.11公顷,整理后项目区耕地总量135.99公顷,新增加耕地40.12公顷。新增加耕地率19.56%。总投资552.94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疏浚排涝沟5.28千米,新建防渗渠16.33千米,桥、涵、闸各类配套建筑物174座,泥结石道路11.55千米,植树造林1.1万株。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年底前竣工。 2.已获国土资源部批准待开工的国家级土地整理(基本农田整理)重点项目。项目区东至杨岗路,南靠瓦埠湖,西到淮南市园艺场。涉及到6个村。项目区土地总面积952.8667公顷,现状耕地718.9336公顷,通过土地整理进行土壤改良,新增加耕地62.0944公顷。新增加耕地率6.5%。总投资258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标准田块,疏浚排涝沟26200千米,新建防渗渠45条,49.7千米,桥、涵、闸各类配套建筑物2232座,水利机泵装机17台,维修新建站房574平方米及管路、电力配套,泥结石道路13.89万平方米,植树造林11.74万株。该项目由市土地局作为业主,正在准备招标,乡配合正在积极进行宣传发动。三、2008年重点工作 1、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好学习宣传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推进“三个文明”同步发展进程。 2、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养殖业、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年内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草莓种植面积达800亩,优质农产品覆盖率达98%以上年出栏2万头优质肉羊,水产品精养小区面积扩大到1000亩,畜禽类年出栏100万头,构筑瓦埠湖“三秀”生产基地。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豆腐节项目的落实,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速建成玉兰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园,扶持好在建项目的建设,盘活乡内所有固定资产,争取两个以上规模项目落户 4、完成好土地整理项目,以工代赈和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等项目的实施。 5、抓好新农村示范村村庄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协调公交、电信等设施的完善,抓好集镇创建工作。 6、认真抓好民族宗教工作。坚持民族发展、争取民族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四、需要请求帮助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整村推进”项目的帮扶。2006年“整村推进”项目,按省扶贫办原计划,2006年我乡应实施蔡圩村,但到现在项目未落实,需要市农委帮助协调解决; 2.乡内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需要在办学条件上给予帮扶。孤堆小学无运动操场,全乡各中小学无多媒体教室,需要市直有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 3.乡级债务需要化解、正常的办公运转经费不足问题急待解决;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