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规划纲要】谢家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孟庆超解读《谢家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布时间:2021-10-22 20:50信息来源:谢家集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谢家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孟庆超对《谢家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行了详细解读,具体内容如下:

一、编制“十四五”规划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谢家集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谢家集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时期是谢家集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煤炭去产能带来的深度影响,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攻坚克难,攻坚克难,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4.3亿元,剔除煤炭去产能等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9亿元,年均增长12.7%;高端金属、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一批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成为我区主导产业,我区成功走出资源型老城区转型发展的新路。

二、“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转型升级领先区、生态修复示范区、文化旅游活力区、宜居宜业品质区,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奋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谢家集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统筹协调。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我区实施“四区”建设战略导向,以“四区”建设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即转型升级领先区、生态修复示范区、文化旅游活力区、宜居宜业品质区。

三、“十四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

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18亿元,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6亿元,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9.5%。累计到位境内资金144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00万美元,年均增长6%;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万美元,年均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000元,年均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00元,年均增长9%。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全覆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森林、湿地质量持续改善,瓦埠湖、淮河(谢家集段)水质稳定达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采煤沉陷区得到有效治理,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达到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

四、“十四五”时期有哪些重点任务

十二项重点任务: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融合互动、紧密配套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彻底摆脱资源依赖,加快资源型老城区转型发展步伐。深化工业强区战略,以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为重点,打通产业链,构建大循环,形成我区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到2025年,工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以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房地产业领域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

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导向,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园区产业集聚能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打造全区“产业发展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按照主业突出、板块联动、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布局原则,引导产业有序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淮南农副产品物流园。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有机衔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围绕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选择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力争实现部分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同行业领先。对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我区建立成果转移中心或研发、成果转化基地。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进创新创业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使创业创新成为推动谢家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更大力度推进人才优先发展,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高技能人才充裕的人力资源强区,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到2025年,全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动态发展到3个以上。

(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皖事通办”“四送一服”改革迭代升级、延伸扩面,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营造“四最”营商环境。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行线上线下联动办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全网通办,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多头跑、来回跑”问题。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民营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在财政税收、用地用能、金融支持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改进财政资金的投资模式,通过设立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撬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建设。

(四)积极扩大开放,推进区域协调合作

主动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在科创平台、人才、技术等领域全面合作,协同推进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人员交流,选派青年干部赴沪苏浙学习锻炼。支持园区与沪苏浙开展园区结对共建,创新合作路径和模式,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争取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园区。

加强与淮河生态经济带联动,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施一批流域综合治理和森林湿地保护修复、淮河绿色廊道建设项目,促进流域综合治理体制、跨区域环保机制等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科技创新、金融、生态保护等领域探索区域合作的新举措,创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新优势,打造加快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生态经济带。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着眼于产业链构建和延伸,瞄准行业龙头企业、高成长新兴产业企业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税收回报率高的项目。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加强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招商项目的组织和推介。实行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招商激励办法,激发招商队伍活力。建立健全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动态管理台账,确保招商项目落地有效。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推介我区发展优势、产业状况和投资机遇,帮助投资者认识谢家集和投资谢家集,提升谢家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园区创新开放体制和机制,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加快建设皖北(谢家集)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大力承接沿海地区和境外产业转移。

(五)努力扩大内需,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以新技术为引领,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互联感知、智能高效、创新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到2025年,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慧谢家集的重要基石和引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对经济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坚持适度超前、补齐短板,以完善通道、拓展网络、提升能力、优化服务为重点,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防止返贫、应对相对贫困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高效农业体系,打造绿色优质“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优化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渔业等种养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建设孙庙乡千亩甲鱼基地、千亩菊花基地、千亩瓜蒌基地、千亩莲藕基地,杨公镇千亩草莓基地、千亩稻虾基地,孤堆回族乡千亩酥瓜基地,望峰岗镇千亩西红柿基地及唐山镇千亩毛蟹基地等九个千亩特色农业基地。

(七)加快新型城镇化,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功能分工与合作,编制实施区乡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大力推动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大力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大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引进优质企业开发高品质住宅项目,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高质量配套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以人为本的“优质生活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八大提升行动。坚持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突出做大做强乡镇经济,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构建各具特色的乡镇经济发展板块。望峰岗镇、李郢孜镇、唐山镇,发挥邻近市区的优势,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都市型农业等产业,打造商贸强镇、文化旅游强镇和农业产业化强镇。杨公镇、孤堆乡、孙庙乡,发挥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和生态农业,打造乡村旅游强镇和特色农业强镇。

(八)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大气、水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不断改善。加快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谢家集。统筹做好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做好“五湖临门”文章,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特色种养业、观光农业等生态经济,持续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春申湖区域,牢牢把握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区契机,加快推进综合治理项目,改善沉陷区生态环境,改善失地农民就业和居民生活条件,将春申湖打造成为淮南市一张绿色生态新名片;瓦埠湖区域,有序推进湖区周边土地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稻虾养殖、有机蔬菜、菊花种植等特色种养业扩大规模,打造南部生态高效现代化农业基地。施家湖区域,依托施家湖渔光互补项目及水产养殖产业,提升产业档次,改造周边环境,打造集休闲、观光、娱乐、生态涵养于一体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卧龙湖区域,依托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加快卧龙山风景区建设,提升卧龙山、卧龙湖山水生态旅游的品位和档次;十涧湖区域,支持芡实种植基地发展壮大,加大研究投入,做好精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继续深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完善沉陷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积极探索采煤沉陷区治理先进技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把采煤沉陷区建成发展新区、生态景区和旅游休闲区。

(九)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切实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让居民拥有更满意更稳定的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开拓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围绕服务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社会融合和素质提升,切实保障各类群体合法权益。

(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设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强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凝聚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谢家集建设的强大能量。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快建设重点文化设施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群众满意度较高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网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社区大家乐”和“书香进校园”“全民阅读”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引导文明上网。深度挖掘蔡楚文化、红色文化、豆腐文化、山水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

(十一)完善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全面提升法治谢家集建设水平。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建设法治社会。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职能合理、结构优化、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十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谢家集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落实区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体系,分领域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国家安全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铸安”行动,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拓展信访突出问题“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成果,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强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用,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五、如何保障“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五大保障:

(一)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二)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以本规划为引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全区规划体系。各地、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协调,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年度计划要与本规划衔接并予以滚动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并纳入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如期完成。

(三)强化项目建设

加强重大产业、现代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项目谋划,动态更新“十四五”重点项目库,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年度项目滚动机制。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土地、人才、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强化公共财力保障,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扩大对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运用财政杠杆,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

(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政府与企业、社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五)实施监督评估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依法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并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适时对规划进行修订调整,由区政府提出方案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六、政策咨询渠道

政策咨询机关:谢家集区发改委

政策咨询联系人:孟庆超

政策咨询联系方式:0554-5678721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